您的位置  浙江新闻  本地

原来如此!杭州“米市巷”、“松木场”地名是这样来的……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供图:《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编辑部

播讲:浙江之声主播雪莲;黄钰清

推文编辑:李振阳、吴洋

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常住百万人

她的勃勃生机在哪里?

她的烟火气从哪里升腾?

穿越数百年的时光

且向那时的街巷里弄走进

听一听叫卖吆喝

看一看货品琳琅

闻一闻酒香袅袅

尝一尝糕饼羹汤

一个城市的活力

就在她的市集上

重磅推荐!!!

↓↓↓

新书上线

《千年市集声》

作者:王姝

作者简介

王姝,1976年生于江苏南通。文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文学与地方文化。著有《新故事与当代民间叙事研究》《孙席珍评传》《多元哗变下的史诗性重构》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

集市聚集了人,流通了物,人制造了物,物又是人烟生息的基础。有了集市,市以成城,城以护市。因而,在围绕集市展开的故事中,铺展开的甚至是整座城市的历史。

集市的传统,竟可以跨越数百年,绵延至今。米市巷、卖鱼桥、官巷、菜市桥……这份集市的喧嚣与热闹,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古今相同,永远延续。

舌尖上的杭州

播讲:主播 黄钰清

早市点心,虽不如一日当中午餐、晚餐般让人费尽心思,却提供了一天开始所需的能量。某种程度上,也赋予了一天好心情的开始。对很多人来说,吃上熟悉的早餐,一天的忙碌才有了最初的寄托。

杭州,这座南宋的都城,在吃早饭这件事上也不马虎。尤其当时许多京官居住在这里,早上起来睡眼惺忪,整理衣冠出门怎么也要半个时辰,接着就是早朝,是没有时间自己做早饭的。

丑时三刻。

好在,朝天门外的御街上,已有人点了灯,舌尖上的杭州准备好展示她的精巧。

《千年市集声》一书中写道:

“幸好这御街之上,从大内和宁门后门起,至观桥以下,大街小巷,分散着无数面食店、羹汤店、素食店、馒头店、包子店,有卖煎白肠的,卖羊鹅事件的,也有卖烧饼、蒸饼、糍糕和馒头的。光馒头就有许多花样:四色馒头、生馅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肉酸假馅馒头、笋丝馒头、裹蒸馒头、菠菜果子馒头、辣馅糖馅馒头等。”

“想要暖肠润胃,也有七宝素粥、五味粥、粟米粥、糖豆粥、糖粥十数种粥,又有血脏羹、羊血粉羹、杂菜羹等应有尽有,可供裹腹。随季节不同,所卖早点亦随时而变,冬天卖五味粥、七宝素粥,夏月卖义粥、馓子、豆子粥。还有在浴堂门口卖面汤的,就连药铺,早上也卖汤药二陈汤和调气降气的丸剂,以安养元气。”

各色各样的面,也是当时官爷们的心头好。尤其杭州成为都城以来,不少美食做法从汴京传来,保留了旧时风味。

书中描述道:

“桐皮面、姜泼刀、回刀、冷淘、棋子、桐皮熟脍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大熬面、子料浇虾臊面、熬汁米子,三鲜棋子、虾臊棋子、虾鱼棋子、丝鸡棋子、七宝棋子、抹肉、银丝冷淘、笋燥齑淘、丝鸡淘、耍鱼面等等……”

“后市街贺家酪面、太平坊口王宣家旋饼、官巷口光家羹,中瓦前职家羊饭、张三猪胰胡饼都是吃客盈门,坐得满满登登的,生意红火得很……去望仙桥买些糕糜,去慈寿宫前称些熟肉,丰豫门的灌肺,南瓦的张家团子都可再尝。孝仁坊口的水晶红白烧酒听说是太上皇曾经宣唤过的,其味香软,入口便消。六部前的丁香馄饨,精细尤佳。李婆婆杂菜羹、贺四酪面、戈家甜食……”

湖墅米市“蒋自量”

播讲:主播 黄钰清

先来认识两个字:“籴(dí)”、“粜(tiào)”。从字面上不难看出,两个字一个指的是买进粮食,一个指的是卖出粮食。

南宋时的杭州(临安),城里城外百万人口,官员、军士、商贾、作坊主、手艺人、小经纪、仆役、伙计、僧尼都是不耕不种的。要养活他们,不靠籴米是不行的。

每天,从北新关运来的粮食有数万石之多,来自苏、湖、常、秀、淮南、江西、湖南、两广这些地方。

粮食运来,得有地方储存,所以那时杭州米仓很多。书中写道:

“运漕粮的纲船,由纲头率领,每船可载运粮食六七百石,大的可达千余石。殿前司并不拦阻,纲船一到岸,就由农寺排岸司负责检查与装卸。运至天水院桥北的省仓上界、东青门菜市塘的省仓中界、余杭门外佐家桥北的丰储西仓、德胜桥东的端平仓、斜桥南的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