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新闻  国内

5.12国际护士节媒体记者体验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一)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5-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5.12国际护士节媒体记者体验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一)

浙江医院三墩院区ICU副护士长 张慧娟:“护士”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她的病情特别严重,被送到这里的时候,除了眼睛和牙齿,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能动的。”张慧娟说,李女士是一位患病多年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不能说话,也几乎无法动弹,但她的意识是清醒的。“我们医护人员和她,加上她的女儿,一起商量了一套专门的沟通方式。”眨眼代表是的、要的、对的、好了;磨牙是在请求帮助;眼睛左右看和没有任何反应说明不行、还没好……

“这个小伙子老家安徽,才22岁,前几天帮朋友搬家,还没开始就突然倒下了,急忙被120送到了医院,现在意识还没恢复。”“这位阿姨是杭州人,原来因为肾脏的毛病定期要来做血透,疫情期间停了两次,结果出问题了。在家里心跳骤停被家人送过来的。”……

年龄、入院原因、家庭情况……张慧娟几乎能清楚说出每一位患者的具体信息。她说,自己的记忆并不好,只是习惯经常翻看每一位患者的病例,或在长期相处下摸索清患者的脾气和喜好。“要照顾好每一位患者,自然要清楚掌握他们的情况。”

对于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十余年的张慧娟来说, ICU护士是一份成就感和无力感交织的工作。看到全力抢救的病人死里逃生,是每一位医护人员最开心的事,但看到悉心照护却最终离开的病人,那种悔恨和遗憾,是不管工作了多少年都无法改变的。张慧娟说, 这么多年来,“护士”这份工作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比起这份职业带来的责任,她更觉得每天上班看到病人、看到同事,是一种安定感。

浙医二院消化内科护士 余赛婷:曾用一碗面治愈98岁“天文泰斗

浙江中山医院肿瘤科主管护师,PICC专科护士 李琴:我愿意把青春奉献给护理事业。无怨无悔!

历经10余年的临床护理、教学实践经验,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2018年获得PICC改良塞丁格置管法新技术新项目奖......李琴体验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过“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的尴尬场面……但是她说: “我愿意!愿意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护理事业,无怨无悔。”

那天,肿瘤科9床患者,病情危重。血小板低下,5*10 9/L,大片瘀斑!又是一次紧急置管召唤,李琴急忙赶到患者床边评估,心中暗暗叹息:凝血功能太差了,血氧也只有70%-80%左右,随时有生命危险。

掀开层流床,患者在面罩下对李琴说:“我的情况我都知道,我不紧张。不瞒你说, 我的遗嘱都立好了,我的日子不多啦,你放心穿刺好了。”他虽然这样说,但是手却抖着,头不时地往上抬,往李琴这边看。这样一位垂危的病人,寥寥几句话里却满是宽慰,不免让李琴心中产生了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的念头。最终,整个过程有惊无险,她长吁一口气。

无数次,李琴默默地往来于滨江、庆春、半山多院区,为需要她的患者带来技术与支持。与此同时,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做好传帮带工作。以往PICC 置管是盲穿,李琴在2017年后为医院引进了B 超引导下PICC 置管术,为患者节约了请外院置管费用500-700元/例, 同时对于上肢置管受限的患者还开展了下肢PICC 置管术,为置管穿刺困难患者提供了新选择,同时也节省了PICC 置管会诊费用。

“没有李琴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患者在肿瘤科留言本上写下的赞誉。十几年如一日,她每天坚持7:30到岗,送给患者第一个微笑和问候,最后一个下班。她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每天穿梭在病房,哪里有重病人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满怀同理心,时常去帮助,经常去安慰,用真诚的心做好每位患者的护理和家属的安抚。李琴深知,这是她此生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使命。

浙医儿院急诊科护士 朱妙颖:大嗓门、速度快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来源:综合

编辑:陈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