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县:西青山的历史
昔日的文房高阁、开阳沼池与今日的楚门镇幼儿园(西青山区)已成民宅
斗转星移,玉环楚门由9.76平方公里的小镇,扩成了37.5平方公里的省、市两级中心镇。
七百年的老城区,繁华落尽,城中的西青山在现代的改造中,淹没在高楼大厦中,如孤独而谦卑的老人,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与记忆。但我们应该记住它,作为这座古镇的根,记住了它,就是保存了古镇的记忆,就是保留了古镇文明发展的脉络,也就是记住了乡愁。
是七百年楚门古镇的“根”
厚重的前世
西青山的前世叫老岸横山,出挑于乐清湾洋面上。横山与南方的丫髻山对峙,峡门两岸,楚树芊绵,江云芜漫。相传元至正年间,百姓将两山相连,人烟逐渐稠密,楚门的地名由此而来。从元代李仕兴过楚门留下的诗,“楚门山色散烟霞,人到江南识永嘉。半垄石田多种麦,一冬园树尚开花。海天日暖鱼堪钓,潮浦船回酒可赊。傍水人家无十室,九凭舟楫作生涯。”可证实当时的楚门还是个渔港。
据《温州厅志》记载,1387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倭寇侵扰江浙沿海,百姓深受其苦,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在沿海筑城设防。根据明初军队编制,京师和各地于要害处设卫所。一郡(府)设所,连郡设卫。大约5600人称卫,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此年,楚门横山乃置御倭水军千户所,始属磐石卫,后隶松门卫。今玉环县境漩港以南,玉环本岛等海中诸山全被迁弃。玉环岛居民徙于所内,约午前迁者为民,午后迁者为军,合舟山、南田、岱秀诸岛,计被迁11.5万余户。
襄办建造楚门所城的方鸣谦,《明史》只在汤和的传记里附记:“鸣谦,国珍从子也,习海事。”原来,他是元末降明大将军方国珍的侄子,黄岩人。汤和荐举方鸣谦上殿献策,提出在沿海筑城设置卫所,征集当地兵丁常年守卫。得朱元璋的赞赏,故派汤和领方鸣谦去江浙沿海量地筑城。其中,方鸣谦在金山卫城,设计得最好,筑城成方,各三里,卫指挥所设在城内,可以左右策应各城抗倭。他在乍浦、柘林筑的是圆城、长城,由此民众称他为“方圆长”。楚门老镇大小街巷横平竖直,“井”字形结构布局,合乎方鸣谦的手笔。
信国公汤和与授洋卫指挥方鸣谦登上老岸横山,指点江山,于是筑城的浩大工程开始了。倚靠横山,以此山南北为点,围成呈方形的三面土城。所城7里10步,高2.4丈,厚2丈,四边护城河环绕。横山东麓聚步兵,西麓具战舰。
横山在这小平原上,无疑起着战略防御要地的作用。如现楚门西大街营房头一带,其名就是取之明代步兵驻扎处,当年的指挥所址即清代大帝庙原址;当年的广丰粮仓,且巧是今楚西粮库,粮库后面的仓后井,便是当年士兵们的生活用水。几百年来,此井也滋养着楚门人。
楚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经不断围塘,内已有数万亩田地,东部的津脉尽会于此。横山坐落城西,成为门户的天然屏障,又具挡风的效果,船行楚门洋面,不见内有城廓,庇护着城内娇嫩的生活。从而,形成了楚门含蓄、内敛的风格和气质。
在当时的台温海上抗倭中,为什么千户所设在老岸横山?我查考发现,它东接鸡山、披山岛;南有漩门,是玉环岛的门津;西出海是茅埏岛;北与灵门港接。而灵门港,在上级的松门卫南,与松门港接境,且松门港海中小山最多。若倭寇由南来,楚门千户所根据四周的堡哨报告,先于御敌,避免倭寇直抵松门卫城下。
一座小丘,肩负如此沉重的责任,承载如此光荣的使命,更留着生命的热度。《大明高祖实录卷》记有一句:“楚门千户王斌、镇抚袁润等御之。贼势暴悍,斌等力不能胜,皆战死。”
1398年(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倭寇从海上侵入楚门,横山血脉喷张,山麓的桅杆像利刃,寒气逼人。千户王斌、镇抚袁润带领将士,驾驭战船,义无返顾地劈向海浪,刺向倭舰,终因寡不敌众,英勇殉国。
海是漂泊的梦,岸是难以释怀的情。来自四方的招徕垦民,踏上老岸横山,感到结实、安然,便在楚门安家落户了。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与生离死别。《松门筑城歌》可引证:“国朝有命输三丁,三丁例筑防倭城。”我想楚门隶属松门,肯定也采用明朝的每户“三丁抽一”的办法,来尽徭役的义务。明代规定,男子16岁为成丁,成丁而役,一直到60岁才免除。由于楚门多次迁弃,无史料记载筑城的情况,那是“日暮沙场飞作灰”罢了。
老岸横山至马屁股的南塘,长5里,即现在的楚柚北路,传说久筑不牢,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血肉之具最牢。夏姓洪姓施姓三役工,牺牲一人幸福全家,跳下了滚滚波涛中。人们为纪念这条用生命筑成的海堤,这个地方名为夏洪施。这传说当然无法考证,从雍正年间同知张坦熊的《新筑楚门南塘说》看,玉环复展后,垦民重筑楚门南塘,“潮水奔激湍悍,塘外又间多坍缺”是事实。
西青山早远离了大海,它的泪也枯竭了。
华美的转世
老岸横山木气清明,土气清和,是个清静所在。从《玉环厅志》看,山上筑书院始,才有西城山、西山、西青山之称呼。山上一道石崖,岩陡数丈,百草丛生,藤萝蔓挂,一片翠绿,不论晴雨,水滴叮咚,声若琴弦,可惜在现代建民房中被毁。清贡生张英风诗《西崖滴翠》:“郁郁复葱葱,西崖百草丰。天然图画展,倪米不能工。”
楚门自古有船城之称,伫立西青山头,曾尽将楚门城廓归于檐下,城如叶舟,泊于海滨,青山为体,街是桅,城围似帆。山南有“渔歌唱和晚烟开”的南浦归舟景象,山北有“璇源多圆折”的北渚环流情趣。
优雅意境与人文交融,滋养出历史的文明。经人文的洗濯,西青山犹如圆润的碧玉。吟诗度曲,自古是楚门人的风花雪月,至今不息。接受教化也是从西青山开始。
这里得介绍一位授徒终身的王屏藩(1750-1822)。乾隆五十一年(1786),王屏藩于楚门龙王村创办“龙津家塾”,居家授徒讲学。期间,楚门北门放牛娃林芳(1782-1840),每天放牛至龙王里,依窗偷听,藩师考问学生,学生不能答,林芳在外对答如流,藩师惊异,遂亲临其家,劝导入学,不取修资,且助以薪米。清仁宗嘉庆十八年,林芳中举,为玉环厅学生员中举之始。次年,登进士第。王屏藩名声大振,办学益炽,与贡生戴全斌购地西青山,建文昌阁,设天香书院,嘉庆十九年落成。玉环厅志赞其:“设塾训徒,循循不倦,教之成名,乡里义之。”
文房高阁如笔,山下开阳沼池如砚。天香书院的今生为楚门小学,我读小学时,常经过这半圆形的池边。夏日,浮萍荡漾,对岸的木槿,开着白的、粉红、紫红的花。花光水影,记着山上淡远的校舍与书声。
从此,孔夫子“有教无类”、“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如醍醐灌顶,西青山成了小镇仰视的意象。
“西山杰阁倚云开,双桂森森左右栽;静坐一遍方展现,天香几阵透窗来。”人们带着崇敬和羡慕,走进天香书院,领略桂花的清雅,接受知识的滋润。
“山色衔檐抱,潮声背屋来。”乐清湾上吹来的风,带着潮汐的呼唤,带着渔船的归航,催发着山上的书声琅琅。
同知陆玉书来了,不禁赞叹:“小山最喜亭台敞,镇日犹闻诵读声。”楚门一代代的乡贤绅士,接力登上西青山,捐钱捐田、传道解惑。或兄弟联手、或子承父业、或好友相携,共同厮守着“鸟声杂诵讴”。
同治二年,贡生王正南怀着“相期蛟蜃窟,化作麟凤洲”的美好愿望,召集兄王炳南等,“续建天香书院,廊其规制,学者始容栖息。”
光绪四年,同知杜冠英视察西青山。清史记载,杜冠英是位抗法名将,这样的人自然重视教育。当他发现天香书院无延师课士之资,院亦虚设,当机立断,更名为玉海书院,拨楚门外塘涂田税暨芳杜仓附余以充经费。动员地方
豪绅捐助田亩,出台《束修膏火章程》。于是,港南之士,闻声负笈以游,南北数十里弦诵交兴。
光绪中期,玉海书院境况不佳,楚门拔贡叶佩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