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生活  科技

宁波9个项目上榜国家级"非遗" 晒盐技艺等入选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浙江网1月31日电 甬剧、姚剧等宁波戏有望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天,中国文化部官方网站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宁波有9个项目榜上有名。

  2007年,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直单位申报的2540个项目进行了审议。提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新入选项目564项,扩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134项。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一次有9个项目同时列入国家级,有点出乎意料,这说明了宁波“家底”很丰厚,也说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

  晒一晒宝贝

  徐福东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2年,徐福南下至象山东海岸,即上岸,称此处为蓬莱山。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南巡,徐福获悉,恐事泄遭戮,即离象山远航至亶州,即今日本。

  甬剧: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唱说滩簧声腔。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当时称“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宁波滩簧”在上海遭禁演后称“四明文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甬剧”和“改良甬剧”,到1950年,这一剧种正式定名为“甬剧”。

  姚剧:

  姚剧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简称“姚滩”,又曾被称为“鹦哥戏”。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俗称“宁波文书”,属弹词类。由于词章华丽和曲调优雅,四明南词为士大夫们所欣赏,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四明南词主要书目有:《珍珠塔》等。

  宁波走书:

  宁波走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宁波走书约诞生在同(治)光(绪)年间。开始时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后有简单的伴奏,演员在桌后表演,动作幅度较小,称为“里走书”;再后,演员与乐队相对各坐一旁,演员在台上有较大空间表演,称为“外走书”。

  骨木镶嵌:

  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具、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采用骨片、木片等为原料加工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至道光年间,骨嵌艺人已有百余人,并出现大中型工场。

  晒盐技艺:

  晒盐技艺以海水作为基本原料,并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自然结晶成原盐。

  渔民开洋节:

  象山祭海是象山渔区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愉悦的祭祀活动,主要以祭神娱神、拜海为内容,以崇祀、演戏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祭祀文化括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