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生活  教育

千余大学生争"掏" "事业编制"不是就业观的进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温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公开向社会招聘8个粪便处理工岗位,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不料引来1102名大学生报名。消息传开,舆论哗然,有人认为大学生能够放下身段去做脏活累活,是就业观念的改变,但笔者认为,为了事业编制而争聘掏粪工的“高学低就”现象突出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倒退。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在刚进大学时的理想职业规划中,一定没有掏粪工这份工作。这里没有任何看不起掏粪工的意思,但是掏粪工这种工作,的确不是需要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去做。也许真有立志成为新时代时传祥的应聘者,但时传祥被评为全国劳模,并不是因为他的职业是掏粪工,而是凭他那“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高尚职业道德。而大学生只要有了这份精神,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够作出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

      千余大学生争当掏粪工,是一种现实所迫的社会现象。“哥掏的不是粪,是事业编制。”正如一位网民在帖子中说的那样,掏粪工的岗位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多大学生的亲睐,主要还是因为这一岗位能够得到正式的事业编制。“工种是次要的,事业单位的门槛才是主要的。”

      有人认为,大学生当掏粪工表明“天之骄子”们择业观和价值观的与时俱进的转变,是大学生打破旧观念从普通劳动者做起的可喜现象。

      可笔者要说的是,与那些自主创业开创擦鞋店、猪肉铺的大学生相比,这种“观念转变”是以“铁饭碗”、事业编制为前提的。大学生这么青睐“掏粪工”并不是冲着工作本身能实现多大的人生价值,只是认为“事业单位比较稳定”。为了当一个稍微稳定一点的掏粪工,可以随便放弃家庭和国家付出了巨大成本培养的专业,这种心态并不值得欣赏,甚至是可悲的。在这种心态下即便应聘成功了,到了掏粪工这个岗位上,也很难安心本职工作,更不要说做出成绩来了。

      大学生争聘“掏粪工”也给学校和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高学历低就业成了许多人的无奈选择,部分人从事着和大学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

      而对于急需人才的私企老总来说,大学生宁愿去掏粪也不愿意给企业打工本身就说明了存在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家们应该意识到,如果想留住人才,只有通过提高待遇,完善保障机制,推动事业留人,才能避免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招聘出现严重不均衡的现象。(记者 方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