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生活  财经

你爱或者不爱 杭州还在不在那里?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仔细研读了张铁林老师对杭州有几分忧虑又无可奈何的评价,勾起了我对杭州的纠结。

  10来岁那些年,我曾经到过一回杭州,那是有记忆的一次。走时我告诉母亲,杭州旧旧的,如同烟雨画。

  23岁,再到杭州,没有找着记忆中的那条吃过米线的小巷,亦不确定那是不是我们曾经等车的站牌。相隔甚久,记性里的杭州有些变了。除了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以及许仙与白娘子的那个爱情故事,我对杭州的了解和认识就再也没有了。

  26岁时,生活在杭州,穿梭的车鸣声,闪烁的红绿灯,匆匆行走的人群,拥堵的路况,全国第一高的房价以及世界上任何城市都有的熙熙攘攘的夜生活,他们是杭州的脸,和中国大多省会城市有着相似的特征。

  身,越是真切溶入杭州的暄尘之中,心,离梦里江南越来越遥远。我们习惯用“日新月异”来赞美一个城市的变化,有时赞美背后也夹杂了城市人的渺小感以及对城市大拆大建的无所适从。

  二十年间,中国的城市都向“高”、“大”、“新”的目标扩张,相互攀比高楼,无节制地扩张城市容量。

  北方城市或者南方城市,东部沿海或者西部内陆,“万丈高楼平地起”,晃眼就是一幢20多层楼的大厦,一样的高架,类似的建筑,已经分不清哪个才是我的城。地方特色、历史特色、民族特色被城市建设者弃之如敝屣,取而代之“豆腐干”草坪、广场,雕塑。城市在我们眼前变得“摩登”:一样的混凝土、一样的LED、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高架、一样的广告女人、一样的流行包装。

  为满足规划,扩张圈地,耕地面积锐减;稻田荒废,农民不种地,争当“新居民”;制造汽车,从2008年的900万辆,到2011年的2300万辆;十年间,房价一路狂奔不回头。

  最后从外国人那里抢来了崇拜了半个多世纪之久的“GDP”。

  什么是GDP,解释一下。比方讲,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这样干了三次GDP。而GDP却是外国人不要了的东西。

  全国667座城市,当中有182座城市提出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杭州也在其中。

  事实上,“化”,本身就是个过程,没有哪个大都市是靠打造出来的。

  东京、巴黎、纽约、香港等城市建设初期,没有哪个城市的领导三天两头开会发誓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但它慢慢地自然就形成了。务实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座城市的住客,我们更感在乎的是那些老屋旧舍里的记忆。

  杭州的记忆在哪里?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东西失去,一些东西成长,新与旧之间,城市如人一样,挣扎,成长。

  张铁林先生谈这座城市时说,杭州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她就是杭州。

  兴许北京的记忆是回荡在皇城根脚下的大气厚重;上海的记忆是留存在石库门里的流金岁月;而杭州的记忆是千年的西湖,静静聆听痴男怨女嗟叹芳踪,不变的素雅,让这个城市始终保持记忆中的清新。

  如果规划者还要将杭州打造成什么国际化大都市,请想好了再说。评论员陈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