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杭州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民生工程谱写和谐新篇章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居安置房小区。

   临近钱塘江畔,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6号路东端,10幢33层高的大楼,巍然拔地而起。今年年底,这个叫紫元地块的人才房,主体刚刚全部结顶。

  而位于该区大学城北单元西南侧,总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的大学城北人才房,也已拔地而起。2014年,这个能提供1394套的人才房,也将交付使用。

  近年来,一拨又一拨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来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俗称为“下沙”的地方寻梦。而开发区也不遗余力为在下沙创业、就业的新杭州人及本地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美丽家园篇

  记者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仅在2012年,该区共有12个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了投资额约7.1亿。

  其中,9个是农转居拆迁安置房,分别是上沙社区、新元社区、元成社区等。

  另外3个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分别是开发区紫元地块人才专项用房、大学城北人才专项用房、大学城北地块公共租赁房。

  2013年,下沙还计划开工1个拆迁安置房项目,中沙一期、二期等3个项目也将竣工。

  夜晚降临,下沙境内一幢幢漂亮的高楼大厦,亮起万家灯火。

  靠近仔细观察,他们当中有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也有杭州本土居民,更有来下沙创业的中高层次人才……五湖四海的人群,在同一片天地下和谐相处。

  A、外来务工人员住进漂亮公寓

  临近厂区的邻里社区,是下沙特别为外来务工人员建设打造的温馨小区之一。

  进入邻里社区漂亮的住宅楼内,楼道里能听到各种口音、打扮时髦的年轻人。虽然有些人刚从车间“三班倒”回来,却仍然很精神地打趣说笑。

  24岁的王红美,就是其中一名外来女工。这位刚刚加完班回到6楼宿舍的河南姑娘,推开房间的门,躺到温暖的小床上,HTC手机的铃声响起。

  “……咋,房东赶你啦?啧,房租那么高!……你也不如明天到下沙找个活儿,有吃有住……”王红美对着电话另一头的河南老乡,劝了一通。

  王红美所居住的房间,20多平方米,住着6个女工,她们大多在同一个厂里工作。对面的安徽女工小江,正半卧在床上,开着笔记本电脑,电脑里传出来一部热播韩剧的主题曲。

  王红美在家中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和弟弟,父母务农为生。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她从河南鹿邑县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就到位于下沙一家著名的电子产品公司,找到一份当PC制作操作工的活儿,生产电脑。

  5年前,王红美刚离家外出打工,父母担心得不得了,小女娃一个人去陌生的杭州闯荡,无亲无友,住到哪里?……

  王红美父母的担心,并不是没有来由。同村张家的男娃,听说到上海去闯荡,结果既找不到工作,又租不起房子,灰头土脸地返回老家。

  来到下沙后,王红美马上向父母报喜讯——下沙很好,还没进车间干一天活,先给安排好免费住进厂附近的邻里社区。

  工作休息之余,王红美等住在邻里社区的外来务工“居民”群体,就会到社区内的图书室免费借阅书籍“充电”。

  “想读个大专,再学点其他谋生的本领。”王红美告诉记者,早来下沙的一些河南老乡,如今不少已找到了体面的工作,而且还买到了漂亮的房子,成了新杭州人中的一员。“有一个成功的老乡曾经告诉我,‘这里机会很多。’”

  除了王红美们居住的邻里社区外,下沙还专门打造建设了闻潮社区新雁公寓等廉租公寓,并在公寓内配备了理发店、药店等,方便外来务工群体,为当地企业提供稳定而充裕的劳动力。

  近年来,即使在浙江多地普遍面临“用工荒”时,下沙却仍然有充足的外来劳动力,保证了当地企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B、本土回迁居民住进新居

  不仅让外来务工人员要居者有其所,下沙也保障本土居民、中高层次人才等不同人群对“安居”的需求。

  现在,靠近地铁金沙湖站的上沙社区拆迁安置房,离地铁高沙站不到500米的新元社区拆迁安置房,位于绕城公路以北的元成社区拆迁安置房,已陆续竣工,并启动回迁安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下沙农居多层公寓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李建明说,上沙、新元、元成社区,年底前都要力争完成农转居的居民们回迁安置。

  李建明告诉记者,保障房分配是关系到保障性安居工程“阳光工程”成败的“生命线”,回迁安置工作中,我们一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章办事、透明操作,真正做到以民为本,科学管理,努力打造“政府放心、百姓满意”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阳光工程”。

  要让百姓满意,下沙已摸索出一套经验。“城建中心会对安置人口、安置面积、房源方案进行公示。安置前一天,在街道、社区代表的监督下,由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将所有的房源组合根据不同的家庭人口数量放入相对应的抽号箱内,并封箱,全程拍照。……安置第一天,在街道、社区代表的监督下,抽号箱由公证人员带到现场。……抽房后,由公证人员当场宣布抽房结果,并在房源销号表上销号。整个抽房过程都有工作人员现场监督,公证处人员现场公证……”

  C、中高层次人才房抓紧建设中

  12月底,紫元地块人才房的主体结顶。

  紫元地块人才房,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6号路东端,总建筑面积约18.39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52880万元,能提供1000多套住宅。

  1000多套住宅,高低错落不同。其中,有3幢是33层住宅,2幢是22层住宅,1幢是31层住宅,1幢是24层住宅,1幢是14层住宅,1幢是15层住宅,及1幢的3层会所。

  2010年6月,紫元地块人才房开工;根据计划,2014年建成交付使用。

  计划同时交付的大学城北人才房,目前也正在建设中。

  大学城北人才房,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北单元西南侧,总建筑面积约23万多平方米,工程投资约68000万元,能提供1394套住所。

  两处人才房,主要用于吸引高端人才进驻下沙。目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制定相关的分配政策。

  不仅高端人才,城市中的夹心层,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等人群,也能在下沙找到一片安乐的栖息之所。

  目前,下沙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大学城北公共租赁房。该租赁房,位于大学城北单元,建安路以东,春垦路以西,农垦路以北。

  大学城北公共租赁房,总建筑面积约85069.71平方米,地块总户数为1190户,户型标准为40平方米、50平方米两种。其中1号楼至5号楼为50平方米成套形式的公共租赁住房,6号楼、7号楼为40平方米以下的集体宿舍形式的公共租赁住房。

  开发区城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城北公共租赁房内的台面、基本设施等都配备,住户可以拎包入住。“考虑到住户的收入情况,租金肯定比市场价要相对优惠。”

  乐业培训篇

  打造“美丽新家园”,不仅要让百姓有地方居住,住的像样;也要让高层次人才有用武之地,让百姓找到称心的工作,让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找到合适的劳动力,开发区人才创业、就业和职工培训工作,同样成果斐然。

  根据统计,截止到11月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就业岗位138642个,完成全年指标任务的198.06%;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823人,完成116.76%;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32人,完成115.4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15人,完成119.17%;高技能培训1273,完成141.44%;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于1%,目前为0.76%;24个社区全部达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100%,所有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台账全部做到了失业原因清、家庭状况清、社保关系清、技能水平清、就业愿望清、安置去向清“六个清”。

  数据的背后,是踏踏实实的一步步脚印。

  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为进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组织参加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承办杭州生物医药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论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项目来开发区。

  今年,开发区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加快“东部人才港”建设的意见》,推出五年引才计划,设立1亿元人才资金,实施一系列人才专项政策。

  目前,开发区已建成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累计引进海外创业创新人才617名,其中“国千”、“省千”和市“521”计划等领军型人才22名,留学人才创办企业62家,销售产值突破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同时也为开发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开发区积极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全年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81场,参会单位700余家,推出岗位28000余个,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7000余人。同时,组织各类校企对接活动7场,参与企业和院校80余家次。

  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开发区派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走进千家万户,累计走访了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1565户,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116人,帮助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165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促进就业优惠政策。

  众所周知,拥有大学城的下沙,是大学生在杭州分布最密集的城区。当地流传着一个笑话,一个砖头在下沙掉下来,就可能砸到2个大学生。

  针对大学生密集的特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查了近3年来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发现,其中2012届未就业大学生有33人。

  一个未就业的大学生,背后就关系着一个家庭。下沙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采取每月电话联系、家庭走访和动态跟踪的方式,截止到11月底,已有29名2012届未就业大学生,成功实现了就业创业,就业率超80%。

  就业问题,说到底是劳动者的技能问题。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特别是蓝领工人的技能?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与区内高校合作办班,今年推出职业技术教育等四大门类的70余个教育培训科目,通过“进企业办班”和“进社区办班”等多种形式,方便企业在职的外来务工人员就近接受教育,提升就业技能,截至目前,已累计新增受教育人数4000人以上。

  就像一个“哑铃”,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就业工作,连接起就业、用工的“两端”——一端连着劳动者,一端连着有用工需求的企业。

  今年,开发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不间断地及时收集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企业一有用工需求,马上把需求传达给需要就业人员。通过提前谋划,召开校企招聘对接会等,下沙全年已累计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7000余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