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丽水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见证了浙报人的奋斗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8-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龙泉见证人季根生: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见证了浙报人的奋斗


浙江日报社在碧湖上赵村的办公旧址。
 
大约20年前,当年浙江日报社在龙泉宫头村办公的场地——吴宅被拆除重建。
季根生老人在向记者讲述当年浙江日报社在龙泉宫头村办报的故事。记者 兰雷伟 摄
 
赵金彩老人带记者走访当年浙江日报社在碧湖上赵村的办报旧址。记者 吕恺 摄

  龙泉见证人季根生:

  办报条件很艰苦 连纸张都要自制

  龙泉宫头村一直以来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明朝年间,平阳手艺高超的织绸工人高机,受雇于龙泉富商吴文达,在吴家织造瓯绸。吴文达独生女三春善于刺绣,与高机情投意合,引为知己。尽管二人地位悬殊,但三春义无反顾,随高机私奔至温州。只可惜被追回后,高机被判刑三年。出狱后,高机乔装卖绡客来到龙泉吴家,正逢三春次日即将出嫁。由于误会,高机受刺激精神疯癫,而三春也受不了这一事实,以剪刀自裁于花轿之中,后被民间奉祀为花轿神。

  发生这段凄美爱情故事的吴宅正是如今的宫头村100号,也正是当年浙江日报社在龙泉办报的旧址。

  吴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虽然宅子现在被拆除,盖起了两幢5层小楼,但从占地面积上看,当初的气派可见一斑。

  “当时还有两个印刷工人住在我家呢。”在龙泉宫头村寻访时记者得知,村子里原先有两位九旬老人记得当年浙江日报社在村中办报的情况,但他们都已去世了。就在记者感到灰心的时候,村里的老书记季根生说了这么一席话,让记者眼前一亮。

  1938年出生的季根生一直生活在宫头村,曾多次当选村干部的他熟知村子的历史,而关于浙江日报社在村中办报的那一段历史,还要从季根生家的两户租客说起。

  在季根生6岁的时候,他家里来了两名陌生男子,和他的家人商量是否可以在他家暂住。季根生只记得他们一个是萧山人,一个是永康人。在谈好租金后,两名男子就带着妻儿,住到了季根生家。

  “他们两家人住进来后,对我们一家人都挺客气的,不过,可能是因为我一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吧,共同语言不多,交流很少。”季根生说,他是后来才知道,那两名男子就是浙江日报社的印刷工。而日子久了,季根生和租客熟络后,他也经常会和小伙伴一道,跑去看他们印报纸。

  季根生回忆说,当年浙江日报社的工作场地共有两层,一层为印刷、排版等车间,二层则作为报社文职或者一些领导的办公室。他家的那两位租客在一楼办公,对于当时的办公条件,季根生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热”字。

  “他们工作的地方真叫热啊。”季根生回忆说,报社一楼的印刷车间也就40平方米左右,里头就一台排风扇。冬天的时候,车间里就已经热得让人难以忍受了,更不要说夏天了。租住在他家的那两名印刷工经常是满身大汗地回来,如同刚从蒸笼里出来一般,衣服上甚至还能看到盐渍。

  而更令记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季根生说,浙江日报社的员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编辑和排版,而是用原材料造纸。

  由于每天报纸的需求量大,工人们每天都得扛着沉重的原料进行反复地敲压,做出纸浆。有时原料不充足,工人们还要自己上山去寻找毛竹等原材料,实地做纸浆。

  做好的纸张还需要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如果遇到阴雨天,还不得不在烘房里用机器来烘纸,好不容易想趁着阴雨天凉快凉快的工人们就不得不继续忍受高温了。

  技术条件差,设备简陋,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当年的浙江日报社仍然坚持出报,将当时抗战的信息一一从这个小山村发布出去。

  碧湖见证人赵金彩:

  报社里的年轻人爱打篮球

  8月4日下午,记者在樊寿康老人的陪同下来到碧湖上赵村,在向村民一番打听后,记者顺利找到了一位当年曾与浙江日报社有渊源的老人——85岁的赵金彩。他也是目前村中唯一一位了解当年浙江日报社在上赵村办报情况的人。

  虽然年岁已高,但是赵金彩老人的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在听说记者想了解当年浙江日报社在上赵村办报的情况后,老人显得有些兴奋,立即起身,操着一口地道的碧湖口音,让记者跟着他。

  穿过村子里的几条小巷,赵金彩老人在一幢三层楼高、新建不久的水泥民房前停住了,他指着这幢房子说:“这里以前就是浙江日报社一些领导和员工的宿舍,宿舍前面是我家的菜园,当时有好几棵梨树种在里面。后来房子被拆了,前几年村民在这里建起了新房。”

  从浙江日报社员工宿舍旧址出来,转一个弯,一幢泥土房映入眼帘。赵金彩老人说,这幢泥土房就是当年浙江日报社的工作人员建起来的。泥土房有上千平方米,浙江日报社在此办报时,印刷机等设备就安置于此。

  而在泥土房对面,则是浙江日报社的主办公场所,有3000多平方米的面积,有办公室、储物室、印刷房等。不过,这幢楼房早已被拆除,记者只能在一片空地上想象当年那些新闻前辈忙碌的身影。

  赵金彩老人说,当年浙江日报社在村中办报的情况是非常保密的,不允许外来人员及当地的村民到办公场地里面参观。

  不过,当年只有10岁的赵金彩却有幸“溜”进去看过,他回忆说:“报社的人很多,有300多人,全都是外面一起来的,我们村里的人都不允许到里面工作的。白天,报社里排版的排版,印刷的印刷,工作十分繁忙。晚上就更不允许人进去看了,因为晚上是浙江地方政府在这里印刷钞票。”

  另外,赵金彩老人还说了一件自己与浙江日报社的趣事。当年,放学后的他会去报社附近放牛,而报社的一些年轻人则会趁空闲时间,到广场上打篮球,每每见到村子里的孩子,他们还会将球传给孩子们,试图一起玩耍。曾有一回,赵金彩就因为没接住球,被砸哭了,他父亲还因此去找传球的年轻人要求赔礼道歉。

  1944年8月,丽水陷落,浙江日报社迁往了龙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来的报社旧址被村里的地主“收购”了,旧址也就被拆除了。目前,报社原所在地已成为制作铅笔的来料加工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