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丽水

丽水城保卫战遗址群:六方门楼生死战千年府城埋忠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7-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遗址名片

  丽水城保卫战遗址群位于丽水市区六处城门和城墙。

  抗战期间,丽水属第三战区。1944年8月25日,从缙云、武义过来的日本侵略军数千人会合在丽水城郊,黄昏开始攻城。原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高参彭孝儒团长带领63团官兵誓守丽水城,团部设在万象山,63团官兵与日军在左渠门、丽阳门、虎啸门、厦河门等地展开激烈交锋,并在丽水城内巷战。最终,因兵力薄弱、孤立无援,包括彭孝儒在内的1000余人牺牲在了丽水保卫战的战场上。

  序言

    彭孝儒,一位31岁的少将高级参谋,放弃了长官司令部安稳的前途,主动申请上阵杀敌。谁也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他就这样战死在了丽水山城,他带领着一个团千余名官兵,孤军对抗数倍于己的敌军,直至最后一刻。

  这些牺牲在丽水战场的勇士,在人生的黄金年华,以宝贵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歌,实践了报国之志。

  今天的丽水,残余的城墙已是青草郁郁,但是,历史从来没有被遗忘,丽水人民始终铭记着这些为了自己家乡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缘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丽水曾一度成为浙江抗战的大后方,广大爱国官兵及丽水百姓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了众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遗存。今天起,晚报推出《铭记抗战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开展丽水抗战遗址寻访活动,晚报记者带着崇敬的心,对其中的30处展开了实地探访,试图让读者重温那段血染的历史,共同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传承那份感天动地的爱国情怀。

1944年沦陷前的丽水城

  1944年8月,丽水城风声鹤唳,依旧炎热的天气已是让人喘不过气来,而那些随时响起的尖利的防空警报声,则让大人小孩胆颤心惊,更恐怖的是,城里开始流传,日本人又要打过来了!

  城里的人还清晰地记得1942年6月,日本鬼子第一次侵略丽水县城时,那一幕幕的惨状。时值大水,日寇长驱直入丽水城,整整六十余天的占领之后,日寇撤退,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克复后的丽水城彻底变成了一片废墟,夜间灯火荧荧,行人稀少,市面十分惨淡。

  如今,日寇再度来犯。第一次日寇来犯,丽水城无主力军值守,部队后撤,任由鬼子长驱直入。这次,丽水是否会重蹈覆辙?

  和蜂拥出城的难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队身穿灰布军衣,手持步枪的官兵整齐有序得地进城了。这支千余人的军队便是32集团军第88军21师63团,63团奉命死守丽水。

  63团的团长是彭孝儒,夫人刘俊生及一子一女随军同行。31岁的彭孝儒不是普通的团长。他是黄埔军校7期毕业生,又进国民党陆军大学深造。学成后曾任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彭素有报国之志,强烈要求上前线抗日,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才派他来丽水任63团团长。按军衔,彭孝儒已是一名将军。

  但是,由于敌军兵力与进攻路线不明,丽水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内无坚固城防工事,外无强兵接应,63团千余人又都是新兵,丽水保卫战的形势十分严峻。

  这些天,日军已经越过牛岱岭进入丽水县的雅溪区(当时称太平区),途经鲍店、坑里、葛畔、却金馆、银场、岩泉,进攻丽水县城是迟早的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彭孝儒为了保护丽水人民不受日寇蹂躏和杀害,便紧急动员城内百姓两天内撤离城镇,并召开了紧急动员会议进行战斗动员。

  “日寇已逼近丽水,战斗即将打响。我团全体官兵要誓死保卫丽水,人在城在,城亡人亡!”这是他在紧急会议上的承诺。铿锵有力的誓言鼓舞着全团官兵的斗志。

  彭孝儒的夫人刘俊生带着两个孩子表示,愿和彭孝孺同生共死,一起守城。而彭孝儒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告诉妻子:“我带着家眷和孩子,怎能打日本侵略军,您赶快带着孩子离开这里,好好把孩子抚养成人。”为了让丈夫能安心打仗,彭夫人最终带着两个幼儿撤到了大港头。

  开战之前,丽水县城除63团外,已别无一人。作为唯一的退路:连接大水门、小水门的浮桥也被拆靠南岸,彭孝儒全团官兵背水一战。

硝烟弥漫的战场

  1944年8月23日上午9时,9架敌机在丽水盘旋轰炸,对白云山脚、飞机场、西山背等重要军事目标俯冲扫射并投下18枚炸弹后逸去。全军各驻守丽水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1944年8月25日(也有史料记载为24日、26日),从缙云、武义过来的两股日本侵略军数千人会合在丽水城郊,黄昏开始攻城。

  狡猾的日寇先是把一些抓来的群众组成密集的队形作前驱,向城内步步紧逼;当发现城内的火力情况后,即用大炮进行猛烈轰击,63团守军奋起反攻,双方炮声不绝于耳,战斗十分激烈。

  当时在中国银行丽水办事处任职的陈左夫撤退至沙溪时,机缘巧合下在21师师部通过电话听到了一些过程,他在回忆的资料中这样写道:

  “晚上八九点,传来稀疏的枪声,电话里听到敌人是从白云山脚的旱水沟正面向丽阳门进攻的。不久听到听到平射炮的声音。罗(21师师长罗君彤)说在攻城了,逐渐枪声密集,十二时左右电话里听到喊杀声,罗说,糟了,城破了,浦城(当时32集团军司令部已撤到浦城)正向丽水喊话,可回答的已不是彭团长的声音,说守卫厦河门的三营营长不知何去,彭团亲自去查看了。并说城里已发现敌人便衣队,是从厦河门进来的,到深夜两点多钟,浦城一再叫,但都没人接。枪声也逐渐稀疏下来,最后寂静了。我们三个心里明白,完了。”

  当时,大批日寇迅速冲至城脚,从丽阳门、虎啸门、厦河门一带用软梯爬上城墙,双方进行激烈的搏斗。同时,日寇以一支小分队直插小水门包抄守军背后,夜晚10时许,厦河门防线被突破,日寇蜂拥入城。不久,团指挥部被便衣队捣乱,彭孝儒中弹挂彩后下落不明,团、营、连之间中断联系,也失去统一指挥,各部各自为战。是夜,丽水城内枪声不断,杀声和哭喊声震天。

  经过一夜的殊死抵抗,63团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除大部分官兵在与日寇拼杀时牺牲外,亦有部分官兵边打边退,退到小水门溪滩之上,而日寇却早已占领小水门上面的山头,居高临下,用机枪向溪滩上的溃兵横扫,顿时,江北溪滩鲜血横飞,陈尸遍地。败退在那的士兵不是中弹而死,就是渡溪不成,被江水淹死。

英魂长留丽水山河

  战争结束,日寇撤离之后,彭孝儒的夫人刘俊生还在大港头苦苦等候着自己丈夫的归来。谁知,一名士兵找到她,放声大哭,刘俊生始知彭孝儒乃遭不测。

  刘俊生第一时间雇船,带着两个孩子返回丽水。根据其1985所著的悼文记载“一路上,只见尸横遍野,血水染红了瓯江,一副惨不忍睹的悲凉凄惨情景。为找到彭孝儒的尸体,我一具具翻看死难者的尸身,结果我身上的衣服都被血污染得一塌糊涂,可是还找不到彭的影子。一个少将军衔的团长,为国捐躯,为打击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战阵亡,战斗结束竟连尸体都找不到……”

  刘俊生在满地尸体前泣不成声,一名丽水的农民见到她的惨状,十分关切地将她接回家中,以崇敬和悲切的心情,把彭孝儒的一串钥匙、一把小刀交给了她并说:“看到彭团长的遗体后,本准备第二天隆重给予安葬,不料当晚江水猛涨,遗体已被冲走,你就不要再费心寻找了!”

  彭孝儒刚正的英魂就这样长眠在了丽水山水之间。

  经此一役,63团全团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仅少数官兵泅瓯江生还。

  (以上文字为记者整理自1985年版《丽水文史资料》第一辑,1994年版《丽水市志》、2004年版《丽水文史集粹》等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