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湖州

太湖南岸展画卷 美丽乡村入眼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太湖风吹稻浪滚,天下粮仓庆丰收。眼下,在湖州的田畴沃野,122万亩晚稻已进入全面收割期。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太湖南岸的农民在忙碌中感悟着丰收的喜悦。

    这份喜悦有数字为证:据统计,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5元,同比增长10.8%。

    数字背后,蕴藏着一个个发生在乡村田野的变化:村庄环境营造得更美了,农业产业发展得更活了,改革红利收获得更多了……今年以来,湖州市围绕建设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市目标,从农村改革深化、品质农业发展、“五水共治”突破、美丽乡村创建、市校合作拓展、农民持续增收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美 让环境成风景

    漫步田园间,家家户户透绿来。今年以来,在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当地农民正在把这个村子打造成一片风景。

    红叶石楠、枇杷树、桂花树、玫瑰……走进村民徐阿彩家的院子,主人精心打造的一座迷你植物园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她家周围的邻居也都拆墙透绿,把自己的院子变成了村子的绿化带。“我看到邻居家漂亮的花草,就会一点来自己种种,有的还是特地赶到武康去买来种的。大家都想把生活环境建设得更漂亮。”徐阿彩说。

    环境变美了,也引发出村庄深层次的变化。今年春天,安吉县杭垓镇桐杭村村民经营的1300多亩的梅园,成了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的景区。“湖州的美丽乡村真是名不虚传,看看这片梅海,心情特别好。”来自杭州的游客王先生说。村干部告诉记者,过去吃“山场饭”的桐杭人,如今卖起了风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拉开了村里旅游产业的广阔前景。

    湖州农民越来越重视村庄环境,也越来越会呵护村庄环境。德清县筏头乡佛堂村村民,过去把村里的鹅卵石往外卖,现在把这份资源留在了村里扮靓环境;南浔区双林镇莲花兜村,村民自发捐款修路,以改善村庄环境;吴兴高新区的戴山村,为了改变过去脏乱差的环境,村里结合“五水共治”,整村推进整治……

    这些都是湖州市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精彩缩影。湖州市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当年确定的47个市级美丽乡村创建村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在建成11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基础上,进一步推进6条示范带建设。

    今年,湖州市通过了省级生态市现场验收,并创建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也全面启动。长兴城山沟、安吉溪龙乡白茶园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成功列入农业部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活 强改革增动力

    今年,《德清县城乡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德清将全面推进城乡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重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市化,为全省推进城乡体制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根据试点方案,德清重点保障在改革过程中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以及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同时,保障农民可自由选择到城镇落户。

    在当地体制改革的推进中,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逐渐形成。今年开始,德清县“城居医保”与“新农合”并轨运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成,“不管农民还是市民,从缴费到服务一碗水端平。”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德清城乡体制改革,成为今年湖州市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湖州市抓住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试验的机遇,突出重点,勇于探索,推进改革深化、体制创新。

    今年,湖州市先后出台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全面开展“三权”确权。截至10月底,湖州市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已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的村有485个、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股权设置的447个、占92.2%,完成资产量化的401个、占82.7%。完成宅基地调查农户数33.9万户、占54.7%,已发证农户17.5万户、占28.2%。

    在突出“三权”确权的同时,一系列释放农村活力的改革举措在湖州市各地相继涌现:在南浔城南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推进中,当地开展了农户财产受益权信托金融改革试点,推出企业搬迁信托贷款融资办法;在长兴县,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有序引导农户参与宅基地货币置换、股权置换、房屋置换,探索建立宅基地确权固化机制和有偿退出机制……

丰 新农业变智慧

    在日前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湖州市以82.83分位列全省11个地市首位,三县两区全部进入前16位。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系统测评,湖州目前已处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现代农业蕴含的智慧结晶,在湖州市农业产业的发展中闪现耀眼光芒。“光种粮食效益并不高,农民也需要依靠机器来增加收入。”这段时间,吴兴区八里店镇南片尹家圩村的种粮大户孙梅金,又指挥着他的“机械部队”干农活了。凭借着100多台不同类型的农机,老孙轻松承包了3170亩农田。

    孙梅金所承包的粮田,正位于全省唯一的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内,而老孙的现代化种田方式,正是湖州市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一个精彩缩影。

    今年,湖州市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76个、面积5.61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投资3.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5.7%;新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9个,累计分别建成6个、 28个、 58个。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效益也正源源不断地释放。“自从用了‘机器人’种田,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就说打农药,过去1亩地1年成本不下110元,现在70元就够了;再说灌水,过去1年1亩18元,现在只需要10元。这些环节,一年就能省下不少钱。”孙梅金说。

    在德清县,新港现代农业综合区在全国首创“稻鳖共生、连作”新型模式,既稳粮又增收,每亩净收入高达2万多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安吉县梅溪镇,当地水产养殖户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黄颡鱼养殖的亩产值已达到5至6万元……

    在另一头,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太湖南岸涌现。目前,湖州市新增家庭农场379家,累计达到599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累计达到1617家。

    在长兴县吕山乡龙溪村的长兴不凡家庭农场, 160亩的家庭农场内,42座钢管大棚鳞次栉比, 14幢羊舍干净整齐,每幢羊舍配备自动饮水和排风降温系统,场区建了粪污处理池、羊粪堆积棚等设施,实现了现代化养殖。“以前,我们只能算是种种菜、养养羊的普通农民,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这都在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懂技术,还要会经营。现在大豆、玉米我也种,不仅多了一笔收入,还能实现循环种养,效益自然好。”农场负责人一脸喜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