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嘉兴

为了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嘉兴办了个十年成就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庞艺影(右)

  “当时的场面非常隆重,赶来参观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得带着干粮排队呢……”昨天上午,在市区勤俭路边,还是那个地方,还是那幢建筑,年过七旬的庞艺影滔滔不绝,仿佛又回到了55年前那个金秋。

  1959年10月1日,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嘉兴县十年成就展览会拉开大幕,彼时还是青葱小伙的庞艺影成了那场盛会的一名讲解员,他人生的一段崭新旅程也随之从那里起步。

  中学毕业的青葱小伙

  成了展览会的讲解员

  庞艺影是土生土长的嘉兴人,1958年夏天,他中学毕业,很快在街道里帮忙,做的是一些抄写的工作。

  不久后的一天,庞艺影接到通知,他被挑选为讲解员,为第二年开幕的嘉兴县十年成就展览会服务,“那个年代要筹办一场大规模的展览会很不容易,提前一年多就把所有工作人员集中到了一起。”

  展览会的综合馆设在勤俭路边的老城隍庙旧址(现在的南湖区人力资源中心市场),此外还设有工业馆、农业馆、远景馆和科教文卫馆。展览会前后抽调的工作人员多达一两千人,光是讲解员就有两三百人,工业馆的讲解员来自工厂,农业馆的讲解员来自农村,科教文卫馆的讲解员来自科教文卫系统,综合馆的讲解员则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刚踏出校门的庞艺影就是其中一员。

  写字的写字、画图的画图、做模型的做模型、接受培训的接受培训……从1958年夏天到1959年国庆前夕的一年多时间里,每天早上到晚上,从各行各业“集结”而来的人们热情高涨,忘我地投入到了展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之中。

  “对讲解员的要求可是很高的,大家要从a、o、e开始学拼音,还得背很多讲解词,讲得不好可是要被撤掉的!”各馆的讲解员需要分别进行培训,庞艺影和同伴们接受培训的地方就在综合馆两侧的厢房,“那时候不光是讲解员,还有那些布展人员,经常要开夜工,而且都是义务加班的,大家都不计较得失。”

  “综合馆后面建有宿舍楼,当年的楼梯还是木头的,有时候加班到很晚,我们就睡在宿舍里。一大帮人同一时间段上楼,楼梯‘咯吱咯吱’地响好一阵……”回忆过往的点滴,庞艺影饶有兴致。

  1959年10月1日,展览会正式拉开大幕,准备了一年多的庞艺影站在综合馆里,开始向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绘声绘色地讲解,那个场景还被记者拍下来刊登在了当时的机关报上,“我还记得开场讲的是中国苦难的近代史,然后是嘉兴的地方史,再是建国十年来嘉兴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庞艺影(右)

  当年向往的电灯电话

  早已成生活必需品

  “后来,嘉兴县十年成就展览会更名为嘉兴县展览馆,再后来与嘉兴中心博物馆合署办公,更名为嘉兴博物展览馆。1978年10月,嘉兴博物展览馆更名为嘉兴博物馆。”正是因为那一年国庆的讲解员经历,庞艺影与文博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1年展览会结束后,庞艺影被留在那里,继续当一名讲解员,“后来成了政治学习的阵地,一年四季展览不停。有时还要到乡下办流动展览,我们会以小分队的形式,雇艘船把宣传展板运到乡下,不仅到公社所在地,还到各个大队去。每次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在宣传的同时接受锻炼。”

  “55年过去了,虽然现在门头上挂的牌子换了,这座城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感觉这幢建筑还是当年的样子……”昨天上午,重新回到那一年国庆担任讲解员的地方,已是满头华发的庞艺影十分感慨,“记得当年我的工资是21元每月,那已经算是讲得比较好的。”

  庞艺影是2003年从市博物馆退休的,他笑称退休后的生活比以前上班还忙,“退休后家里买了电脑,慢慢摸索学会了Photoshop,平时花大量的时间整理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照片,经常写一些文章给报纸、刊物,有时还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记得当年展览会的讲解词里有这么一句,未来生活的远景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的生活丰衣足食,以前真是不好比啊,电灯电话早就成了生活必需品,我已经习惯了在手机上聊微信、聊QQ,还经常在电脑上用网银、支付宝呢!”如今,庞艺影一边整理着关于嘉兴老底子的故事,一边享受着技术革新带来的便捷舒适,他的退休生活可以说是“一半怀旧,一半时髦”。

  盛况空前的展览会

  多少趣事令人难忘

  青春年少时的那次特殊经历,在庞艺影的脑海中那么清晰。

  他记得各个展览馆里“看点”多多,陈列内容丰富多彩,照片、绘画、模型、实物,再加上讲解员绘声绘色的精彩讲解,嘉兴辉煌的十年成就变得形象而生动。

  他依然记得那场展览会盛况空前的景象,各个展览馆每天人头攒动,机关干部、工厂职工、农民,各个阶层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排很久的队才能轮到进馆参观。

  他记得综合馆里布置有一个塔形的“聚宝盆”,集中展示了各行各业“精华中的精华”,比如最大的南瓜、鸡蛋等农副产品,还有最先进的马达等工业产品,参观者总会边参观边啧啧称奇。

  他记得讲解员劳累中不忘“比学赶超”,为了吸引参观者还经常变换讲解形式,有时是两个人对讲,有时是唱快板,有时则是顺口溜,“经常和我搭档的是一个叫陈秀英的姑娘,她讲得比我好一些,后来去萧山当了播音员。”

  庞艺影回忆说,那时候讲解员没有任何扩音设备,要“压住”所有嘈杂声就得使劲发声,一轮又一轮讲解下来嗓子就“遭殃”了,只能喝些胖大海泡的茶缓解一下,“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讲解员有时候会笑场,而且一笑就停不下来。一旦讲解员喉咙哑了,或者是笑场了,就会马上被同伴替换下来。”

  作为当时政府部门的宣传阵地,这场展览会一直持续了两年时间。工作人员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场馆内外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于是分管干部经常组织大家在空隙时间开展唱歌、朗诵等娱乐活动。志同道合的青年男女朝夕相处,还碰撞出了一曲又一曲青春之歌——自由恋爱。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自由恋爱是不提倡的,弄不好还会遭到亲友、单位的责难。当时干部只要发现青年男女在约会聊天,第二天开大会时要点名批评的。”庞艺影说,两年后展览会结束了,那些有情人还是终成眷属,真的走到一起成了夫妻,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