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杭州

往返就需3小时!有两位杭州医生,每月必去同一个地方,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们山里人不会说话,也不知道怎样感谢王医生和夏医生,请他们吃饭两人不愿意,给他们送东西也不拿,愁坏我了。”杨女士几番周折,终于当面向康复诊疗中心的王兴辕医生和急诊科的夏迅医生送上锦旗表达感谢。但在她心里,这远远不足表达她的谢意。

图|王兴辕与患者家属合影

那么,这面锦旗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暖心故事呢?

“植物人”手指动了!

母亲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2018年11月 ,杨女士66岁的母亲突发脑溢血,进行了2次开颅大手术后,成了植物人。基于爱,家人对于母亲的求医脚步从未停止。2019年7月,在辗转数家医院后,最终选择在余杭五院康复诊疗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诊疗中心给杨女士母亲制订了详尽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针灸促醒、膈肌起搏器刺激、肢体被动活动等康复训练,来改善她的意识状态,并且积极预防并发症。

通过3个月的悉心诊治,有一天,杨女士发现在呼唤母亲时,从未回应的她, 手指动弹了几下。这一小小的改变让杨女士十分激动,她说: “母亲是有意识的,我们只要她活着就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就好!”

图|王兴辕(左)与康复诊疗中心主任在查房中

治病耗尽家中积蓄

回家照顾又遇难题

杨女士一家来自余杭区鸬鸟镇的一个小山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母亲近一年来的住院治疗已经花光家里的积蓄。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家人与医生沟通,想出院后在家里进行照护。

王兴辕作为老人的主治医师,再三交代道:“老人病情特殊,要回家照护也有很多东西要准备,不然存在风险。”王兴辕联系了老人签约的家庭医生,详细转达病情。在做好病情交接后,他又列出了必备的“清单”,包括病床、制氧机、吸痰机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 “难题”摆在他们面前:老人维系生命的两个重要管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