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湖州

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公布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湖州)、中国(嘉兴)、中国(衢州)、中国(台州)、中国(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州市、嘉兴市、衢州市、台州市、丽水市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国(衢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国(台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国(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试区)建设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的研究和部署,适时开展绩效评估。湖州市、嘉兴市、衢州市、台州市、丽水市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快研究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政策,加大要素保障等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改革创新举措风险评估和防范等工作。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加快制定支持综试区发展的政策举措。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特色定位

1.聚焦“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特色。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做精做深“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推动以纺织服装(童装)、木业、休闲文化、绿色家居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拓展海外营销渠道。

2.聚焦“物流枢纽+跨境电子商务”特色。发挥湖州市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区中的产业集群优势和物流节点作用,优化湖州市“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内河航运、多式联运服务,主动融入周边地区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布局合理、便捷高效、智慧互联、绿色环保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二)发展目标

聚焦两大特色和“三平台、四创新、五行动”工作体系,推动建成具有湖州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一批创新经验和先行模式,努力将综试区建设成为“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引领区。力争到2022年,全市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500亿元以上、跨境网络零售进出口总额50亿元以上,培育年进出口交易规模十亿级以上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群5个(包含百亿级以上2个)、自主跨境电子商务品牌200个以上,累计招引知名跨境电子商务主体20个以上,建成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20个以上。

(三)空间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差异定位、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一区一核多园全网”模式,打造湖州跨境电子商务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 “一区”指综试区,范围包括湖州市全域,主要面向辖区内经工商注册并在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各类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 “一核”指在湖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基础上,支持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为综试区政策落地提供保障和支撑。 “多园”指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包括吴兴区跨境电子商务孵化园、南浔跨境电子商务孵化园、德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长兴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吉“两山”电子商务产业园、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等,未来将逐步扩大园区覆盖面,为综试区发展提供线下实施载体和服务落地平台。 “全网”指在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或电子商务企业设立若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推动综试区相关服务进集群(市场)、进园区、进企业,实现湖州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全覆盖。

二、重点任务与创新举措

(一)建设三大平台

1.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面向跨境电子商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按照“一点接入、多主体共享、全流程使用”原则,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统一信息标准规范、备案认证和管理服务,推进海关、税务、外汇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系统互联、数据共享和监管互认,提供通关、免税申报、结汇、金融、物流等环节在线服务。整合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网货供应平台资源,逐步拓展品牌管理、外贸代理、征信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创意设计、营销推广等功能,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提供一站式商务信息服务。

2.建设跨境园区平台。按照“全市覆盖、一县(区)一园、错位发展、梯次协同”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健全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作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向线下延伸的承接载体。按照“1+N”模式打造湖州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个市级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区域设立若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行业资讯、资源对接、市场拓展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3.建设基础支撑平台。支持湖州市加快建设跨境邮件、快件监管中心,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国际快递骨干企业强化境外资源共享,缩短市场拓展和组网周期,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及“快递出海”新模式。改造提升一批公共海外仓,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数字化、智慧化的国际物流仓储服务。推进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技术支撑。支持有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体验店和配送点,推进境外线下分销。支持有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与境外营销平台合作,在境内外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直播间,为企业提供跨境电子商务直播服务。

(二)推动四大创新

1.推动监管制度创新。推动湖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质量运营,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推动建设德清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长兴保税物流中心(B型)。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化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流程,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深化通关协作,加快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开展“9610”“1210”等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业务以及“9710”“9810”等B2B和B2B2C业务。

2.推动金融政策创新。定制化设计综试区绿色金融产品。强化央行再贷款再贴现低成本资金支持,定向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票据贴现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大数据信用融资等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扩大“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项下风险承保规模和融资规模。鼓励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3.推动统计制度创新。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统计制度,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多方联动、多点监测”的统计方式,建立以申报清单数据、平台采集数据和企业直报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新模式。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建立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咨询服务。

4.推动信用及标准创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打造服务综试区的信用基础设施,建立信用认证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信息的“分类监管、部门共享、有序公开”。以跨境电子商务B2B为突破口,积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在跨境电子商务B2B模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做法。

(三)实施五大行动

1.产业集群质效提升行动。聚焦现代纺织、绿色家居、休闲文化、美妆、机电、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鼓励做大做强跨境电子商务B2B和B2B2C等业务。鼓励特色产业集群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建立湖州专区或特色产业带,提升“湖州制造”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吴兴区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园及海关监管场所建设,积极争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模式。

2.市场主体精准引育行动。优化湖州跨境电子商务主体结构,壮大主体规模,形成发展梯队。大力引导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育一批“生产+销售”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鼓励优质特色产业与跨境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培育一批聚焦细分行业、面向全球市场的平台型企业。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双百”计划,培育一批品牌型企业。落实“湖九条”相关招商政策,加快引进一批全国性、全球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湖州市设立区域总部、分拨中心、物流中心和服务中心。培育和引进一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服务商,补齐服务短板。

3.内外贸融合发展行动。创新内外贸融合市场机制,搭建内外贸发展载体,实现内外贸两个市场互促、互动和互通。探索开展“前店+后仓”“跨境电子商务+直播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线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俄回应间谍中毒案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