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金华

致敬金华好人!我省最年长“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7-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7月25日,倪德藏打开电视机,看见自己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事迹已经相继被央视《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等五大栏目报道。他也不知道,自己成了“网络红人”,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纷纷点赞,而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他成了网友口中“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扫地僧”。

倪德藏是永康市西城街道烈桥村人,出生于1931年,今年90岁。一个多月前,他在散步途中看见一个孩子落水,毫不犹豫跳下水去,把孩子救了上来。7月23日,他被授予“永康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90岁的他,成为我省公安机关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中最年长的一位。

(图为倪德藏)

“就我一个人看到,肯定要救的”

7月26日一早,记者见到倪德藏时,他已经从菜地里摘了丝瓜、豇豆、空心菜回来,整整齐齐码在篮子里。老人一点也看不出90岁了,除了耳朵不太好使外,身体还很硬朗,每天早晚要去菜地转转。

救人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6月20日下午4点多,倪德藏出门散步。他每天晚饭后有散步的习惯。那天也是凑巧,没等到吃晚饭,午睡起来后就出门了,而且散步路线与往日不同。

倪德藏慢悠悠地走上一座桥,溪边两个孩子在玩耍。突然,一个孩子掉入水里。倪德藏一看,快步走到桥边,一边小心地扶着扶手,一边走下溪边的台阶,毫不犹豫跳入水中。

那时正是梅雨季节,前一天刚下过雨,水有点满。

“小鬼(永康话对小孩子的昵称)在水里浮上来又沉下去,第三次浮上来时我才抱住了他。”水里惊心动魄的一刻,倪德藏记忆犹新,“我抱着小鬼没法游泳,只好用一只手划水。”还好,这时一个骑车路过的蓝衣少年下车帮忙,在岸边把孩子拉了上来。因为救援及时,孩子就呛了几口水,受了点惊吓,安然无恙。

上岸后,倪德藏觉得有些累,在岸边歇了会儿,理了理衣服,就走回家了。

家里人看到老人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而且浑身湿透,赶紧问怎么回事。“有个小鬼掉溪里,我把他捞上来了。”倪德藏淡淡地说。

“我当时一听吓了一跳,这么大年纪还下去救人!”小儿子倪留继说。但老人还是淡淡的语气:“当时没有别的人在,就我一个人看到,我会游泳,肯定要救的。”

倪德藏年轻时水性不错,但毕竟年事已高,下水救人非常不容易。家里人赶紧熬了姜汤让老人喝下去。

过了一会儿,落水男孩的奶奶找到倪德藏家致谢。烈桥村紧挨330国道,附近有工业区,村子里住了2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落水男孩的奶奶卢大妈也是其中一员。这天,6岁的小孙子跑出去玩了,她在家忙点事情,过了10分钟出门找孩子,结果在半路遇见了。孩子全身湿漉漉的,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奶奶吓坏了。孩子告诉她,刚才掉溪里了,是一个阿公把自己救了上来,不知道阿公是谁。好在蓝衣少年看见了阿公回家的路,在他的陪同下找到倪德藏。“今天全靠你!我就这么一个孙子,老阿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一时之间,卢大妈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晚上,她和孙子又买了鸡蛋,包了一个红包特意来感谢“救命恩人”。

倪德藏连忙摆摆手,还是那样憨厚的笑容,淳朴的语句:“孩子不能有事,无论是谁,看到都会去救的。收了红包我过意不去,收下鸡蛋就好了。”

(卢大妈握住倪德藏的手再次感谢)

“阿公人很好”

倪德藏救人的那条溪叫烈桥溪。7月26日,记者跟随倪德藏来到溪边。此时溪水平静,溪边树立的提示牌警示着“危险”:水深2.5米,禁止大人小孩游泳嬉水……倪德藏在水边比划还原当天场景。那时,因为前些天下雨,溪水猛涨,溪的一头是排水口,当时正开闸泄流,河里水流量较大,而离孩子落水处不远也有一个泄洪口,当时水边还有其他孩子在场,如果不是老人下水救人,后果不堪设想。

桥对面有个监控。倪德藏救人一幕,正好被视频监控拍了下来。这则视频在网上流传,引来无数点赞:

“老爷子硬朗,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真好,九旬老人,尽管步态已显岁月风霜,一见需要搭把手,立马变铿锵!”

“九旬老人救人,更是教人做人。”

倪德藏不用手机,更加不知道网络,也不懂什么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什么“扫地僧”。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他不抽烟、不打牌,平时爱在村里转转,这么大年纪了还种菜、种水果。

他高小毕业,不怎么会说普通话,一开口说的也是普普通通的话,没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秉持一个朴素的价值观:救人是应该的啊!就像平时有人找他帮忙,他都会帮一样。在他看来,那都是应该的。

“阿公人很好。”这是村里人的评价。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当年倪德藏帮他们捎这捎那,顺路带他们的点滴往事。

倪德藏20岁参加工作,先是当一名养路工人,后来在丽水、温州等地开卡车、开客车,直到1990年从云和运输公司退休。他还珍藏着一枚奖章和一本荣誉证书,1987年由浙江省汽车运输公司颁发,写着“倪德藏同志安全行驶一百零三万公里”。

“这也是个不小的荣誉。”倪留继说,记得当时还奖了父亲一座比较稀罕的石英钟。

当司机期间,村里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倪德藏总是能帮就帮。那时永康木材少,村里人日常用的凳子、脚盆、马桶等,都是让他帮忙从丽水捎回来的。村民出门办事搭他的车,有时候需要绕远路,他也是二话不说。

“以前村里人到金华市区的澧浦镇买小猪,都是推着独轮车来来去去,父亲看见了,就会停下车,顺路带他们一段。”二儿子倪法安说,父亲从小就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为人要忠诚,要与人为善。

吕月红是倪德藏的儿媳妇,当天听说公公下水救人非常担心,毕竟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但对于老人的举动,她不觉得意外:“爸爸一直以来乐于助人,见到别人有困难肯定会帮把手。”

倪爽是看到新闻后,才知道爷爷成了“英雄”:“我和女儿说,你太公救人了。你看太公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了不起,我们也要助人为乐。”激动之余,她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发到家人群里:“九旬老人救溺童,高栏勇跨力无穷。垂暮之年显神威,见义勇为洒余晖。”

(老人在溪边回忆救人场景)

勇救落水儿童获千万点赞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央媒报道点赞金华九旬老人下水救人事迹。同时,此事迹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发布后,很快冲上热搜,网友纷纷为他送上祝福,相关文章和视频共计获得近千万点赞。

7月22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倪德藏正能量特别奖。获奖理由中写道:一个90岁的“前浪”,跳进两三米深的溪,捞起一个6岁的“后浪”。光看这些数字,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惊人义举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大爱,它从近一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中迤逦而行,始终温热,永不老去。它在老人的英勇义举和慈眉善目中流露,诉说着过去,也关照着未来。

7月23日上午,永康市见义勇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来到西城街道烈桥村,专门授予倪德藏为“永康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并送上奖金。表彰文件中写道:“倪德藏同志发现有儿童溺水,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立即下水救人,并成功挽救了一条生命。倪德藏同志的行为,充分体现出其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据了解,倪德藏也是目前我省公安机关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最后借网友的话提醒一下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安全教育,不是每一次都能幸运地遇到像倪大爷这样的人!”同时,见义勇为要量力而行,如无充分把握,一定不要贸然下水施救。

小布手记

刚看到90岁的阿公跳河救人视频时,我的观感和大家是一样一样的:扫地僧。毕竟,90岁高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走路都已颤颤巍巍,遑论英勇救人。我们总是倾向于夸大生活中的戏剧性,因此,刚开始采访时,我也企图搜寻出“扫地僧”阿公有何神技,挖掘阿公可歌可泣的一面。

不过,采访中发现,倪德藏阿公就是个普通人啊!除了救人的高光一刻,漫长的90岁人生,似乎普普通通。说的话也普普通通,说起自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一点也不高昂,语气甚至平平淡淡。村里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平平常常的一句:阿公人很好。

但是,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得到一句这样的评价,并不容易。那意味着有良好的人缘,意味着平时的所作所为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阿公在救完人后,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理理衣服走开了。在我心中,包括在很多人心中,这个画面会久久停留。如此风轻云淡!他救了一个人,却好像只是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他说的话也是如此。“就我一个人看到,肯定要救的。”“收了红包我过意不去,收下鸡蛋就好了。”然而,平淡的话语中有着千钧之力。此种力量深植内心,正是一种传统而又朴素的价值观,在某一刻大放光亮。

此种价值观源远流长,在于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采访中,倪德藏回忆起他母亲当年在路边开“歇客店”,早上卖豆浆,有吃不起饭的人,母亲就会给他们舀一碗。想来,在母亲的举手投足间,一种精神已经传递到他的潜意识里。而当他的孙女将爷爷的英勇之举告诉给自己的女儿时,这种精神又完成了另一次传递。

当然,于我们也是如此。正是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举,普通人刹那之间释放的光亮,让我们看见善,看见美,看见力量。

来源 |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 章果果 张辉 陈业

编辑| 杜寅舟

校对丨陈晓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