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舟山

长峙马鞍:昔日咸苦的盐田上,飘出甜的味道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7-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开过新城大桥,欧式风格的建筑群映入眼帘。

新城长峙岛,已成为舟山人心目中花园式海岛小镇的典范,曾经那一片全是白花花盐田的模样早就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长峙岛昔与今

“嫁到马鞍33年了,真是做梦也没想过会变成这样。”王燕君今年53岁,坐在位于红楠海苑小区的家中,想起前来相亲的那一刻。从定海城北一路骑自行车过来,到码头边看着摆渡的小舢板一摇一晃犯了难,根本不敢迈脚,还是当时的男方扶了她一把。

曾经最大的心愿便是到定海买套房子,让儿子对象好找点,孩子可以接受好点的教育。“现在不想了,城里人都到我们这里来买房子,到这里来上学,周末到如心广场来玩,这里什么都有。”她开心地笑起来。

马鞍村,昔日以盐为生

长峙马鞍,曾经是纯盐业村,当盐民是当地年满16岁的男劳力唯一的出路。这份靠天吃饭的活计,注定是一份极其辛苦的工作。马鞍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郑立军是土生土长的马鞍人,他感慨道,晒盐最好的时间是7、8、9三个月,清晨4时出门,当天就收一批盐,马鞍人的标准形象便是黝黑的皮肤、结满盐花的衣服,身上的汗都比别人咸上几分。

马鞍的转机,来自长峙岛整岛开发。2003年起,马鞍逐渐成了长峙岛这座花园之城的精致一角,宽敞的马路、簇新的安置房、高端的商业配套,让马鞍人成为了人人艳羡的对象。

咸苦的盐田里,飘出甜的味道。

村民王燕君:

没想到有一天也能体验“大学生活”

“这套房80平方米,装修花了10多万,自己住住交关爽快。”王燕君很满意自己的家。

刚嫁到马鞍时,她看见的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以及一片白花花的盐田,自己的家也是一间破平房。在农区长大的她不会干渔家的活,“别的姑娘织网一来一去像飞一样,我只会一上一下磕磕碰碰,一个晚上人家都可以交网了,我才织了一点点,还要婆婆帮忙。”王燕君回忆着。

王燕君的老公曾经也是盐民,后来因为盐田少劳动力多,有一部分劳力要转为副业,他便和家人、朋友拼股买了一艘运输船。“拼股的钱全是借来的。”王燕君说,好在运输船生意还不错,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摇摇欲坠的平房也有钱翻修了几次。

整岛开发,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家老房被征收后,一共分到三套安置房,儿子女儿一人一套,还有一套自己住,“现在我们参与拼股的运输船已有四五艘,老公还在船上干活,一年下来也有毛20万元的收入。”王燕君笑着说,“一家人都妥妥帖帖,我帮儿女带带孩子,日子有盼头”。

长峙岛的安置房

“小区刚建造的时候,阿拉几个好姐妹一有空就来看看。”看着红楠海苑一天天建起来,周边的道路和配套越来越完善,王燕君的心暖洋洋的。“以前老房子环境差,食罩一掀,苍蝇就来叮了。小汽车也不敢开进来,因为没有掉头的地方,只能倒退,不一小心要滑到埠头里。现在样样好,比城里的小区还要好。”王燕君说。

除了住房的变化,王燕君的生活也与小镇接轨,体验着大学生和城里人的双重生活。“贴隔壁就是浙江海洋大学,有时候,阿拉去学校食堂吃饭,还经常参加学校活动,看综艺晚会、越剧表演。读大学,以前忖也不敢忖,现在常常体验一下大学生活,非常开心。”王燕君说。

现在,她白天会参加马鞍的创城工作,晚上在家门口跳跳广场舞,周末约上好姐妹去如心广场搓一顿。

党支部书记郑立军:

整岛开发,

马鞍步入城市建设快车道

说起长峙马鞍的前世今生,郑立军连用了三个想不到。他说,想不到以前的烂泥地,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想不到以前的盐田,变成了如心小镇;想不到住在破房里的村民,家家户户手里都攥着两三套商品房。

“当盐民很辛苦,起早贪黑,靠天吃饭,风吹日晒,收入又少。遇到梅雨季、台风天,零收入不说,还要倒亏。”郑立军说,“‘老底子’阿拉马鞍村人出去,个个都是黑炭,男人到了讨老婆的年纪,人家可以向姑娘家送上体面的聘礼,阿拉只能送点盐,加上地方又偏,所以当年马鞍光棍一抓一大把。”

后来,盐田里劳动力越来越多,一年到头大家都分不了几个钱,于是,马鞍人把目光瞄向海上,或者岛对面的城市,走出家门谋生,从事近海作业、行贩等活计。

除了生计困难,交通也曾是马鞍人的痛。“以前没大桥,只能靠舟楫往来,费时更费力,去趟定海城要‘发大兴’。”郑立军说,上世纪70年代前,渡船是摇橹小舢板,只能坐10人左右。后来有了机帆船,能坐的人多了些,船票1元钱。遇上台风、大雾等船开不了的日子,只能“望洋兴叹”。

随着2003年长峙岛整岛开发建设,马鞍的光景也有了变化。“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这片烂盐田,还会被看上,尤其是浙江海洋大学搬迁来此的时候,大家更是兴奋,都快没有学校的小岛,居然还引入了大学。”郑立军感慨万千。

新城大桥

2006年,全长1437米的新城大桥通车,从此改变了长峙岛人的命运。去年,长峙岛正式迈入“双桥时代”,长峙岛人的出行更加便捷。在郑立军看来,大桥的投入使用,铺就了马鞍人步入品质生活的道路。

长峙岛香樟街

如今,闲逛在如心广场,便利店、早餐店、书店、水果店、火锅店、健身房一应俱全。周末,还有四面八方的市民奔赴这里,听一场音乐会,逛一逛樱花公园,这座欧式风情的小岛,也成为恋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婚纱拍摄地。

浙海大就在长峙岛上

“以前岛上的孩子都向往定海的学校,现在好学校就在家门口,岛上的孩子,根本不用为上不了好学校而烦恼,很多外地人还来这里买房,看重的就是这里优质的教育。”郑立军说,如今,浙江海洋大学、舟山绿城育华香芸幼儿园、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南海实验学校长峙校区等学校相继落户,具备幼儿、小学、高中、大学、成年及老年教育,从儿童到老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优质教育。

村里村民:

不少人有了双份收入

“整岛开发的一大好处,就是马鞍的老年人都买上了养老保险。”郑立军告诉记者,现在村里95%以上的老年人都有医保和养老保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靠、病有所医。“一些干得动的老年人,拿着退休金,还在家门口找了工作,有了双份收入。”郑立军说,以前,马鞍的老年人伸手问子女要钱养老,如今还能拿出钱来补贴子女。

随着长峙岛学校、住宅区、商业配套一步步完善,马鞍的中年人也能轻松地在家门口觅得工作。郑立军算了下,大约近400马鞍人在长峙岛实现就业,年龄层次基本在4050以上。“他们主要从事保洁、保安、绿化等工作,有些人还租了房子开店做生意。”郑立军说,“虽然说不上是最好的工作,但对于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他们,以前在马鞍只有当盐民这一条选择,现在不用当盐民了,工作相对轻松,且家门口就业,相比以前实在好得太多了,这也是长峙岛开发给马鞍人带来的红利。”

如今,大部分马鞍人搬进了安置房,在花园一般的小镇里,过上了曾经他们羡慕的城市品质生活。

“我们曾经抱怨过安置房地段偏,现在再看看,哪里都不偏,长峙都是核心地带。”王燕君打趣道。

记者 庄列毅 幸笑薇 通讯员 韩锋

编辑:严婷 阿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陆贞传奇未删减版电视剧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