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温州

温籍科学家杨焕明牵线 让“南京辛德勒”渐为人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央视一套今晚10时30分播出五集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的第二集,片中现已退休的中国青年报社原高级记者戴袁支将介绍丹麦的辛德贝格等人保护成千上万难民免遭日寇毒手的历史。昨晚,记者连线戴袁支。他向我们讲述了温籍科学家杨焕明是如何“牵线”,才使“南京辛德勒”的事迹渐为人知。

  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郊区的一栋海滨别墅里,绽放着一种特殊颜色的黄玫瑰。玫瑰的名字“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道出了这家主人与中国的渊源。

  抗战期间,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在南京救助和保护了近2万名中国难民。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辛德贝格的事迹被湮没在历史之中。直到见证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被发现,辛德贝格这个在《拉贝日记》里多次被提到的人,才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03年,温籍院士杨焕明受托,第一次走进了辛德贝格在丹麦的家,并带回了重要材料。

  一段尘封半世纪的故事

  没有人会想到,南京市栖霞区辖区内一所普通老厂区,就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江南水泥厂难民营。

  辛德贝格曾于1937年至1938年受雇于丹麦一家公司,在南京栖霞地区的江南水泥厂维护水泥生产设备。其间,他与德国同事卡尔·京特一起设立难民区和小医院,庇护过上万难民,并为南京城内从事人道救助的国际人士提供消息和食品,因此被誉为是南京的“辛德勒”。至今,南京郊区的一些老人还记得“丹国十字旗”和“丹国辛先生”。

  为阻止日本人进入难民区,他们在江南水泥厂周围插满丹麦和德国国旗,日本人因对德国人有所顾忌,没有进入水泥厂。《奥胡斯教区时报》1938年3月6日发表的《最大的丹麦国旗飘扬在中国南京》的报道中就曾摘录辛德贝格与朋友通信中的描述:“我在厂里升起了一面在中国最大的丹麦国旗。我还让人在厂房屋顶上用油漆绘出一面约1350平方米的丹麦国旗,从空中就能清楚地看到。我想这一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面丹麦国旗。”

  回到丹麦后,辛德贝格并没有向他人诉说太多自己的过去,他的故事尘封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84年去世。

  一本再现历史的日记

  1996年,《拉贝日记》在美籍华人张纯如女士及邵子平博士等人的寻访下得以重见天日,辛德贝格的故事才逐渐浮出水面。

  2000年,当时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兴祖在丹麦发起寻找“南京辛德勒”的活动,通过当地媒体,知道辛德贝格是丹麦奥胡斯市人,但没有一人去过辛德贝格的家中,也没有人获得过关于辛德贝格收藏或记录的史料。

  2003年,温籍科学家杨焕明受当时还在中国青年报社任职的戴袁支所托,去丹麦帮助挖掘辛德贝格的珍贵史料。杨焕明领导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基因组测序项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不仅如此,他曾在丹麦留学,获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拥有不少丹麦朋友,这一切都为寻找辛德贝格提供了帮助。

  2004,他见到了辛德贝格的妹妹比藤夫人,而正是这一次会面,这段历史得以解封。

  一趟不同寻常的探访

  杨焕明的来访,让比藤夫人感慨中国人的“念情”,也正因此,比滕夫人向杨焕明展示了她发现并整理的辛德贝格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珍贵遗物,而这些遗物很多都是第一次被人所知。

  当中包括1938年从南京寄给家里的信及发表在丹麦报纸上的文章,还有一块南京难民送给辛德贝格的丝绸感谢状,上面写着“见义勇为”四个字。如今这块感谢状已经重新回到中国,陈列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还有一本辛德贝格的护照,背后还有个故事。1938年6月召开的2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辛德贝格放映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记录日军暴行的影片,中国劳工代表团团长朱学范看完深受感动,在这本护照上题词:“中国之友”。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焕明直言“我是含着热泪翻拍珍藏的照片”。而这些他翻拍回的照片,很多都是国内首次发现,更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次颇有收获的合作

  中国青年报社原高级记者戴袁支从业多年写下无数新闻稿,他同时又是一名学者,以“记者到现场”的执著,努力还原70多年前南京那段屠城惨史。有学者曾如此评价:“戴袁支发现众多屠杀铁证,填补了学术界研究空白,研究南京大屠杀城外难民营历史,他是绕不过去的第一人。”

  当年就是戴袁支委托杨焕明去丹麦拜访辛德贝格的家人。是什么样的机缘促成了他们的“合作”?且听戴袁支的讲述。

  2000年5月,一次偶然的采访中戴袁支知道了辛德贝格的名字。尽管在2000年就知道辛德贝格是丹麦奥胡斯市人,但他发现相关的史料和证物都没有提供更详细的线索,就想去辛德贝格的家看看,但是条件有限,只能请人代劳。2003年,曾在江苏记者站工作的一名同事在听闻他的寻找之后,向他推荐了杨焕明。

  根据杨焕明收集的资料,加上戴袁支多年的调查求证,2010年,戴袁支撰写的《1937—1938:经历南京腥风血雨的丹麦人》问世,书中还用了杨焕明当年拍的照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