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新闻  社会

没钱可以,没有耳机,我是真的做不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最日常的焦虑不是买不起房、摇不上号、找不到男女朋友,而是出门忘带耳机。

耳机和手机、钥匙并称为当代“出门三宝”, 但凡“三缺一”,将分分钟原地抓狂。

在知乎话题 #出门忘带耳机是种什么体验# 下,一位网友的回答引起共鸣:

耳机就像手机壳,看似可有可无,但没戴总觉得少点什么。

耳机,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半永久”式装备。

每天出门前戴上耳机已经成为某种仪式,仿佛戴上耳机,世界才真正属于你。

耳机是命,没它我真的不行

耳机这东西,是怎么嵌入我们的生活中来的呢?

世界上第一副耳机产生于1881年,它是为通讯而生的。 重达10斤的耳机架在肩头,呃……仿佛扛了个音箱。

直到1979年,索尼推出的Walkman才算真正把现代化的轻便式耳机带到全世界。

如果说过去使用耳机讲求的是实用性,那么现在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修饰性和功能性。

从原始的嵌入式、头戴式,到颈挂式。耳机种类样式的不断更迭,使它同包包、球鞋、手表一样,成为了出街必备的贴身“潮物”。

随着社交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耳机的认知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起初戴耳机是怕打扰别人,现在戴上耳机是怕别人打扰。

深受高峰期地铁噪音困扰的网友愤慨道:

有钱了我就买一打耳机,谁在外放、打游戏、刷视频,我就送他一副。

为了抵御噪声世界,人们不惜挑战鼓膜的承受极限。只要音量够大,我就听不见任何人讲话。

世卫组织的一份报告称,50%患有听力损失的人年龄在12-35岁之间,11亿年轻人有听力损失的风险,而导致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竟然是耳!机!

即便如此,年轻人也甘愿承担耳聋的风险。

振聋发聩的公放、热情洋溢的推销、隔空喊话的大妈……好像只要耳机在手,这些统统不在话下。

对于深陷社交恐惧的年轻人们来说,戴上一副耳机,确定的外部噪音环境倒还可防可控,怕就怕熟人上前,轻轻地拍你的肩,那种措手不及犹如晴天霹雳,轰隆隆……

“如果不是为了寻找认识人的机会,没人愿意去参加鸡尾酒会”。在英国《经济学人》一篇名为《U型生活轨迹》(The U-bend of life)的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人们对社交生活的厌倦情绪。

“群里交际花,见面大哑巴”正是每个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这时耳机就像一个开关,可以将外界彻底屏蔽掉。这种暂时性的隔离,让我们拥有难得的清静,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假装听不到,来忽略突如其来的热情和“尬聊”。

戴上耳机,找寻自己

“耳机于我,不是藩篱,是护庇”

《2020单身社会趋势数据》显示我国高达2.4亿的单身人口中,超六成的年轻人买房是为了有个稳定的住处和私人空间。

知乎上,“那些喜欢整天戴耳机的人是怎样一种心态”下面有一条回答是:因为买不起大房子。

人们对房子的迫切正是因为在其他方面我们的个人空间、可以自由表达意志的地方太少。因此更需要一个空间,以确认自我意志的存在,满足自我意识的心理需求。

这种空间并不是写满暗恋对象的私密日记,或QQ空间的加密相册,而更像是在一块完整公共领域内,圈出属于自己的一隅之地

于是许多人通过耳机建立自我边界,寻求自我空间。为的不是听见里面的世界,意义在于想与外部隔绝。

戴上耳机,仿佛自我圈定了一个私域空间,将处在公共世界的身体模糊化,让思想和意识充分地沉浸在“自我”之中。

纷乱嘈杂环境下的“敌意”入侵,使得身体或心理对预感到的危险出现无力感和不可控感,这时人们对耳机的依赖充分体现出了对有掌控力的外在个人空间的追求。

所以对于那些“一天不带耳机,就像在裸奔”的人来说,耳机,更像是他们内在安全感的隐喻

任外面如何喧闹,戴上耳机,我自乐逍遥。

“那么,这种自愿独处是不是社交退化的一种表现呢?”

心理学认为,社交距离作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人际距离,应保持在120-360cm。这种距离给人以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的两个人既不会显得太生疏,又可以友好交谈。

而高社交时代,界限感、分寸感正逐步丧失,这时耳机就成为公共与私人空间的重要调节者。

线下社交中,信息发出方希望得到接收方积极的反馈和情绪的反应。而这种需要足以将身处高情绪需求环境中过度和被动社交的年轻人掏空。

绘本《芬兰人的噩梦》中的主人公马蒂好像一面镜子,很多人透过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为了躲避熟人,避免与ta打招呼,聊一些莫名其妙的话题,他们拿出了只有高级罪犯才具体的反侦察意识。

在这场“反侦察式”社交里,耳机成为抗拒复杂社交的主要工具。戴上耳机似乎传达出一种视觉信号:我并不想要交流。就如同饭店门口的“已打烊”,酒店门口的“已满房”。人人必备,即使不听,也要挂在耳朵上。

显然,这种主动营造的“独处”,比被动参与的“热闹”更舒服。

其实严格来讲,现代人所热衷的独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自一人,而是被人群环绕的独自一人。这种独处是社会性的,而非结构性的放逐。

2011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Look at me,I’ m Crying》精准捕捉到了现代人独处的心态:我需要你的注视,但不要打扰我,不要跟我说话,不要问我为什么难过

就像陌生人在公共场所流泪,是不需要被人给予任何安抚的。耳机也一样,它让每一个穿梭于城市间独来独往的行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并与人群保持令自己安心的距离。

戴上耳机从来不是年轻人社交退化的借口,而是他们选择另一种舒服、自在的生活方式的理由。

互相接触的最美境界是自由的撒播,而不是痛苦的融合。所以,比起社交的费力“奔赴”,戴上耳机才更让我自如。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

在这种独处的加持下,有声书成为大众阅读的重要媒介。戴上耳机,不止逃离,公交、地铁、通勤途中的碎片化阅读更能充实自己。

在音乐app搜索栏输入“耳机”,会弹出几十页相关歌单,并将其功能进行细化,学习、健身、发呆独处、放飞自我……

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如果吃瓜、听书、看新闻、听音乐等以耳机为媒介的单向思想交流就能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我们又谈何孤独?

耳机才是我心中的自留地

周国平曾说过: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面对尴尬的寒暄,言不由衷的客套,和基于陌生的熟络,许多人宁愿在狭小的蚕房,拥抱一个充实而孤寂的自我。

如果耳机可以将我从嘈杂中抽离,看起来冷漠又有什么关系。并非人皆社恐,只是比起热闹我更爱独处。

就像堀北真希说的那样:“我并不孤独,对我来说,这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如果你认识的ta,迎面走来,戴着耳机,就心照不宣的擦肩吧! 在尊重彼此心中自留地的问题上,你们已经达成了统一

1.耳机,当代青年的避难所 | 有意思报告

2.李丹阳.年轻人为什么回避或抗拒社交.决策探索(上).2020年:32-33

3.陈曦.“社交恐惧症”:从疾病到网络热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