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化生活  健康

端午安康 | 关于吃粽子的5件有趣的小事儿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6-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屈原曾经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明志,表达了自己修身洁行的情操。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拥有博大的胸襟、深沉的感情和浪漫主义的情操,数千年来,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涓涓之诚仍然鼓舞着人们。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当然不需要效仿屈原饮朝露、餐落英,我们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享受美味的粽子,但是也应永远勿忘他的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永远铭记他的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粽子虽小 养生很妙

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是中国民间一道不可多得、不能不品尝的美食。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和风俗,小小的粽子包裹在绿油油的箸叶中,看着祥瑞可爱,吃着滋补养生!

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

糯米营养丰富,是温补强壮食品,具有 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孙思邈称糯米为“脾之谷”。糯米以治疗 脾胃虚寒、胃疼痛、夜尿多、小便频数。如病后体力不能很快复原,或体质素虚,甚至头晕眼花时,在治疗的同时,常吃糯米红枣粥,可使症状消失,身体复原较快。

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粽子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因为糯米的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有糖尿病、体重过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要适可而止。

豆沙绵密 防癌抗癌

豆沙馅儿的粽子应该算是粽子界的皇后了,红豆沙香甜可口、软糯宜人,红豆沙的绵密加上糯米的饱满,一口下去幸福指数暴涨!

豆沙不仅口感好,营养也非常的丰富。它可以健脾益肾、固精益气、强健筋骨、增强体力。而且红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的作用。

红小豆富含淀粉、蛋白质、钙、铁和B 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红小豆有解毒排脓、利水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红小豆中还含有皂草甙物质,因而可起到通便利尿、消肿的作用。平常多吃些红小豆,还可净化血液、解除内脏疲劳。

红枣香甜 补充维C

有人喜欢豆沙的绵密,有人喜欢红枣的香甜。一颗颗小巧可爱的枣儿镶嵌在软糯的粽子中,逗引着人们一口咬下去。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红枣馅能提供大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P、钙、铁等,补充糯米缺乏的维生素, 帮助糯米中的钙等物质的吸收利用。

红枣粽子是一道传统的美味吃食,是由糯米、小枣、粽叶等食材制成的食品。做法简单,营养健康,并具有养益气、补脾健胃、轻身延年和防癌抗癌等功效。

自家做红枣粽子的时候,为了防止糯米煮的时候溢出来,可以在粽子的三个角都放了一颗红枣,这样很好看。把圆锥的底部圆用粽叶包住就可以了,然后用棉线绑住。煮的时候锅里放的水没过粽子,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喜欢吃甜的,可以在吃的时在碗里放点白糖蘸着吃。

端午过后 补充蛋白质

端午节过后,气温会越来越高,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排出增多,从而引起负氮平衡。 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为好。

全世界的营养学家一致认为牛奶为优质蛋白质食品。牛奶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多,而且极易消化吸收,哪怕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喂牛奶也能消化吸收。

牛奶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远不止蛋白质一样。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糖、脂肪,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牛奶中确实含有脂肪,煮过的牛奶摆着不动,上面就会形成一层皮子,这便是牛奶中所含的脂肪。

如果您的血脂太高,可以去掉这层脂肪再喝,或者干脆去买那种脱脂牛奶。如果您的血脂不是很高,大可不必忌讳这一点脂肪。牛奶中还含有乳清酸,甚至有利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粽子好吃 不可贪食

粽子天然健康、营养全面,但是因其热量偏高,而且糯米黏度大、不易消化,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以免影响肠胃及正常饮食。

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肠病患者都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即使是肠胃健康的人,也不能在一大早或晚上睡前两小时吃粽子,否则会使糯米停留在胃里时间太长而不消化,应尽量选在中午和下午吃,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次一至两个即可。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增加纤维质的摄取,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这样搭配饮食不仅营养均衡,还能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艾蒿蛋糕烘焙小技巧,香滑软糯让您乐不思蜀。

滑溜溜、软糯糯,碧翠晶莹的小饺子让您的味蕾迸发新的体验!

艾蒿莲蓉包,外皮酥软,内里绵密,回味无穷。

视频内容来自《艾蒿食疗百味》,本书系统介绍了艾蒿食疗的医药学基础、食疗的安全性、中医食疗的起源与历史、基本理论、食材的选择及制作、不同人群不同体质的食疗要求、食疗注意事项等,以及101种艾蒿食疗品种的制作与食用方法、食疗功效等。

端午安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