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宁波

慈溪观海卫三官殿弄老宅里走出了北大数学系创始人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遍布世界的胡氏后人陆续与莫非联系,大呼终于找到了老祖宗,其中就包括94岁的上海人胡德玄老先生。老人的女儿胡绍华女士给莫非发了邮件,还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清末,老宅还住过一个叫胡浚济的人,是北大数学系的创始人,也是胡氏被遗忘的名人。

  但就在这时,莫非突然发现,自己之前的考证错了。

  在光绪《慈溪县志》,他看到了《胡氏尚义堂义庄记》一文中,有一句“卫之胡氏,洪武间有讳得玉者,自山左金乡来,官千户”,翻译过来就是“明代洪武年间,胡得玉,从山东济宁金乡来,官至千户”。从这句看,尚义堂,也就是胡氏老宅的祖先应该叫胡得玉,而不是抗倭名将胡守仁。

  而胡家父女的回忆,让莫非对老宅又产生了兴趣。这一顺藤摸瓜的调查,让莫非发现,原来老宅曾经隐匿了一个教师世家。

  三官殿胡家开私塾

  开启浙东农村现代教育先河

  据《慈溪县志》记载:竹溪讳衡,余友承宣孝廉之大父也,善辛研术,家隆隆起,性慷慨,就义若渴。

  三官殿街胡家,到了竹溪公这一代,开始善于经商,尤其是其经营的南货桂圆行,销售网络覆盖江浙,生意规模巨大,遂积财致富,三官殿街胡氏家园修缮一新。

  清后期,观海卫胡家已成三北地区的名门望族。清咸丰十年(1860),竹溪公胡衡在胡氏族地中划定四百亩水乡好地,制定岁课,创办了胡氏私塾。

  光绪八年(1882),竹溪公的孙子几人又购置观海卫北门民房,助地九十二亩,成为胡氏尚义堂经塾。尚义堂经塾招生扩大到普招观海卫儿童少年入学。

  据《浙江教育史》和《宁波市教育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又率先改办为观海卫安定学堂。这是当时的慈溪县,也是宁波府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新式小学堂。

  今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就是由胡氏私塾、尚义堂经塾、安定学堂等创办组建而来,学校创办发展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是浙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

  北大数学系创始人

  曾在此就读并走上教育之路

  胡德玄老先生口中的胡浚济(1885—?),开启北大数学系的创始人,也曾在此就读。

  胡氏族人多在各地城市经商,文化教育方面的视野比较开阔,十七岁的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和房(六房)胡浚济,就在观海卫安定学堂读书并留教。

  受西学救国思想的影响,胡浚济父亲想办法让儿子到日本留学。清末第一批出国自费留学日本的浙江人员有13人,宁波府只有2人,胡浚济便是其中一个。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浙江巡抚张曾敭奏请创建全浙师范学堂,1906年获准,后改名为浙江第一师范。一批现代教育学者志士,如钱家治(钱学森之父)、夏丏尊、鲁迅等先后在此执教,胡浚济则负责教授数学和物理。优秀的教师群体,使得学校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辛亥革命后,北京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胡浚济受北大聘请,与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冯祖荀一起创办北京大学数学门(系)。

  20世纪初,德国是世界数学中心之一,日本的数学界也主要向德国学习。胡浚济与冯祖荀在数学教材选择、课程设置方面依据德国大学的模式,引进现代科学的数学教材。

  由两名老师和两名学生起步的北大数学门(系),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先河。

  胡氏后人献身教育事业

  胡家成为教育世家

  民国时期,大学教授有很好的社会地位,薪俸与生活待遇丰厚。根据当年北京大学职教员薪俸册,1914年预科专任教师月薪最高者为四人,即胡浚济、沈尹默、沈步洲、韩述组,月薪均为240元。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北京大学对胡浚济的教育科研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待遇。

  作为中国数学教育科研先驱者的胡浚济,其后代也是英才辈出。

     原标题:慈溪观海卫三官殿弄老宅里走出了北大数学系创始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